太空图书馆学和抽象图书馆学

2005/10/15   点击数:1016

[作者] 思考的乐趣 -- 雨禅的博克

[单位] 思考的乐趣 -- 雨禅的博克

[摘要] 将哲学家送上太空,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其实哲学这个玩艺儿适合在20世纪以前研究,20世纪以后,要研究哲学只能到太空中去了。在喧杂浮躁的21世纪,地球上是摆不下一张供哲学思考的书桌的。其实用咱们的神六将哲学家打到天上去恐怕还不行,神六离地球太近。最好将哲学家打到火星上,那里比较安静,适合哲学家在那里为咱们人类思考。

[关键词]  太空图书馆学 抽象图书馆学 哲学家



哲学家与太空

将哲学家送上太空,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其实哲学这个玩艺儿适合在20世纪以前研究,20世纪以后,要研究哲学只能到太空中去了。在喧杂浮躁的21世纪,地球上是摆不下一张供哲学思考的书桌的。其实用咱们的神六将哲学家打到天上去恐怕还不行,神六离地球太近。最好将哲学家打到火星上,那里比较安静,适合哲学家在那里为咱们人类思考。 下图就是火星(摘自NASA)

太空图书馆学

将叶教授作为哲学家送上太空,我举双手赞成,但是如果将叶教授当作图书馆学家送上天,我举双手反对,咱们图书馆学家已经在地球上研究太空图书馆学了,还费神上天干吗? 很多太空图书馆学家在地球上研究的太空图书馆学比在太空中研究的还要空。言之无物,俗人看不出名堂,只有太空的高人才能够知其奥妙。叶教授的图书馆学已经是抽象图书馆学了,难道还要将他的图书馆学变成太空图书馆学?我不希望这样。

抽象图书馆学不是太空图书馆学

叶教授的抽象图书馆学玄是玄了一些,但还不至于是太空图书馆学。

抽象图书馆学的努力值得尊重

虽然叶教授的抽象图书馆学我不喜欢,但是我尊敬他的努力方向。我们的图书馆学的确需要一种形式化的研究模式。作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大家族的一种重要成员,形式化的研究可以为现在技术的应用打下逻辑基础。keven老师前些时候的统一场论就是在做这样的努力,这种努力会为图书馆学研究真的开创一个新领域。

如果抽象图书馆学。。。。

如果叶教授的抽象图书馆学,不是大而全的建立图书馆方程,而是细致下来,用他的方法来讨论检讨我们图书馆的具体对象实体,那将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他建立读者信息需求方程,图书馆文献流通方程,购书方程等等将对图书馆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概括的说,如果叶教授的图书馆方程建立在具体的业务流程上,数据采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的,定量的问题可以解决了,无论是连续变量还是离散变量,都有数学工具处理。

更重要的是,如果叶教授的努力建立在对文献(而不是知识)规律的描述上,倒真的是抽象图书馆学的基础,因为,文献显然是我们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从现在来看,我们对文献规律的描述还是局限在几十年前的统计规律上,这些规律是不是适用于描述21世纪的文献世界,值得怀疑。记得李超平老师对此有过抱怨。同时,仅仅是统计规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在统计规律上升华出一般性的规律,我们可以将这个规律称为文献规律方程。建方程,叶教授是行家里手,如果叶教授的图书馆方程建立在文献方程上,将是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起码可以为Keven大师的统一场论提供一个基础理论。这样K大师就不需要再去搞文献统计,只要利用文献方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抽象的,形式化的,适合机器阅读和理解的统一描述模型。

基于文献规律方程可以构建真正的“抽象图书馆学”。我期待着叶教授的抽象图书馆学能够一直呆在地球上。抽象图书馆学最好用图书馆学的方法而不是哲学家的方法来建立,从微观往宏观建,而不是从宏观往微观建。一不小心,又说起抽象图书馆学,抱歉。

哲学家与图书馆学家

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妙处,但也有局限。哲学家喜欢从宏观上看问题,而图书馆学家需要从微观上看问题。哲学家喜欢讲原理,图书馆学家喜欢讲方案,哲学家喜欢搞普遍真理,图书馆学家喜欢搞具体实践,两者要结合起来是很难的。作哲学家不难,只要点一支烟思考就行,不过思考到最后,哲学都往往会变成疯子。咳,哲学迷信不得,这世界上还真没而包治百病的普遍理论。成为图书馆学家到不容易,你要跑到书库中去,要去做调查,收集数据等等一大堆事情,难。哲学家想包治百病,所病人开出的药方往往就是:你的病需要治疗,这显然是包治百病的。但怎么治,天晓得,所以哲学家很容易。我们图书馆学家不开包治百病的药方,要对症下药。所以很难。比方说,有人认为画鬼很难,因为谁都没见过鬼,不好画,而有些画鬼的画家才不这么看,正因为没人见过鬼,所以才容易画,如果你画人却很难,大家都见过人,一眼就知道你画得好不好。所以画鬼易画人难。哲学家画鬼,咱们图书馆学家画人。

原文连接:http://rainzen.bokee.com/322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