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花露水、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步入梁溪区红船场“益路船递”爱心驿站,常见的“解暑神器”首先映入眼帘,驿站内,外卖小哥、清洁工人在此吹着凉爽的空调。“不忙的时候我就喜欢在这呆着,离商业区近随时接单随时走,还能免费给手机充电。”附近的外卖小哥纷纷点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我市精准对接群众夏日需求,统筹资源开展惠民活动,让市民尽享文明和谐、欢乐有趣的夏日多彩生活。
致敬高温下的“炎”值担当,各具特色的“纳凉驿站”撑起锡城“人文凉荫”。一套桌椅、一台微波炉、一台饮水机、一台制冷电器、一个解暑神器、一盒应急包、一处充电区,“八个一”已成为惠山区90余个“惠新驿家”新就业群体微阵地的“标配”,专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提供“转角可见”的纳凉场所。“车里午休太热、公司午休太吵,我们太需要专属‘午休房’了。”在惠山区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打工人”无需回家,即可安心午休为下午的工作充电续航。梁溪区双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远近闻名的居民“活动角”,今年暑期将轮番举办全民阅读、非遗手工、图书漂流、中医科普等趣味活动。
“今年在以往给新就业群体送清凉的基础上,考虑到更多市民的小微诉求,体现了无锡尊重并珍视每一位城市奋斗者的态度。”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暑期高温时段,全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钟书房、学习驿站、城市共享空间,首批411个点位秉承“能开尽开”的原则,适时延长开放时间,保持人员在岗、冷气开放、饮用水供应。各区还精心绘制“清凉地图”,提供就近选择避暑纳凉的便捷指南。
上午9点,家住广益佳苑的六年级学生陈同学整理好学习用具,骑车来到广益街道钟书房,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我和小伙伴约好来这里自习,这里很凉快,学习氛围也很到位。”陈同学说。进入暑假,像陈同学一样进入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避暑消夏、学习娱乐,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
花式过暑假,全市各文明实践阵地也相应开展多彩活动,扮靓“七彩的夏日”。以滨湖区为例,探秘算力中心、表演科学魔术秀、体验瓦当拓印,雪浪街道的未成年人暑期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马山街道依托本土生态资源,创新开设环保课堂、桑蚕研学、梨园采摘等自然探索类项目;蠡园街道整合红色绘本阅读、党史观影、心理健康讲座,引导青少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铸牢理想信念。
在无锡,一场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为居民群众带来阵阵“清凉”。接下来,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将深入挖掘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项目,着力打造更多群众参与度高、特色鲜明、可持续运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夏日范式”,推动更多“人文绿荫”出现在锡城大街小巷。(姚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