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手术(难关)挺过来了,后续治疗也有了盼头!”日前,江苏省如东县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官徐莉莉在对该县河口镇司法救助对象刘某琴家进行回访时,她的女儿小吴讲起最近的改变时,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2023年2月,刘某琴在一场交通事故中遭受重创, 骨盆、肋骨多处骨折,内脏多处挫伤。伤情紧急, 刘某琴先后辗转县市省三级医院就诊,当时已支出10余万元的医疗费用,二次手术也在计划中,后续每月还需高额的治疗费用。可肇事方仅赔偿5万元,便态度消极再无实质性赔偿行动。刘某琴丈夫为照顾她而辞去工作。远嫁外地的独生女小吴为带母亲治疗,频繁奔波于两地,身心俱疲。
2024年5月,徐莉莉在发现该司法救助线索后,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同年6月,通过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绿色通道,司法救助申请金顺利获批,缓解了刘某琴一家的燃眉之急。
“我妈妈这么痛苦,肇事司机却判得这么轻,为什么他的过错要我们一家人来承担?”走访过程中,小吴的一句质问被徐莉莉深深记在了心里。为了让这个家庭真正走出阴霾、拥抱新生,徐莉莉决定召开一场听证会,用公开听证这把“钥匙”,打开当事人的“法结”与“心结”。
“交通肇事案判决依据法律和证据,兼顾公平公正,不能只靠情感判断……”“本案中,法院综合肇事方责任认定、赔偿能力及相关法律条文作出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3月18日,听证会当天,当着小吴的面,徐莉莉条分缕析,详细讲解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判决依据,听证员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补充分析讨论。困扰小吴多时的心结,在这一刻得以渐渐松开。
司法救助,救的是急难,点燃的是希望;释法说理,解的是困惑,赢得的是信任。4月,刘某琴的二次手术顺利完成,后续治疗也在按计划进行,家里的生活逐渐平稳。回访中,小吴紧握着徐莉莉的手,话语里少了当初的怨愤,多了份踏实:“现在总算能喘口气,定下心来好好照顾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