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围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深化“‘益’起护城”文化品牌,共办理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8件,发出检察建议6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件,督促修复、保护、管理7处文物与文化遗产,2个案例获评省级典型案例,以法治之力推动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
2024年3月,连云港市海州区人大就本地文脉保护向海州区检察院出题,该院成立答题专班进行研究,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发现海州古籍文献缺乏整理,影响海州区历史文脉传承。为此,海州区检察院主动借智借力,走访区公共图书馆、板浦李汝珍纪念馆等单位,邀请人大代表、古籍文献点校专家及市、区文化研究学者开展座谈交流,探索古籍文献保护路径。后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区文体旅局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对全国范围内450余本海州古籍文献建档,统一保管103本古籍文献,普查登记208本民间古籍。成立朐山书院“古籍展览馆”等2处古籍存藏地,举办张謇、许鼎霖等致沈云沛信札及相关文献展、古籍保护进校园等活动10余次,让古老的海州故事走出泛黄的旧纸堆,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滋养。
今年以来,海州区检察院开展“‘益’起护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深化“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应用,鼓励志愿者积极提报文物受损线索,同时结合新媒体、新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关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广泛收集文物和文化遗产受损线索。建立健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保护基地,以该基地为依托,举办“传递书香 共享遗珍”海州区古籍保护宣传研讨等12场活动,加强与文物保护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的沟通协作,共同研究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推进古籍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守护好海州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为海州区打造人文经济新高地贡献检察力量。
海州检察院以“守初心、铸匠心、谱同心”的红色“三心”探索党建赋能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服务古城保护新路径,将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与地方党委重点工作相结合,研究部署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行动,联合文化和旅游部门出台《关于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等职能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起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机制,凝聚古城保护新合力。在督促履职下,杂草丛生的板浦秋园变身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并被确定为市级“党员教育实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