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 社会

南北坡双登珠峰成功,他是镇江第一人

2025-05-27 08:24

金山网讯 北京时间2025年5月24日上午10时50分,我市登山爱好者、金海创科技董事长周双留成功在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展开旗帜“祝家乡镇江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从南坡北坡都成功登顶珠峰的登山者,周双留是镇江第一人,江苏第三人。

6623541_bf_1748266060376_s

北坡登顶要求更高

5月26日上午,记者与顺利返回珠峰大本营的周双留取得了联系,他连连感慨道:“这次北坡成功登顶相当不易。”

相对于尼泊尔的南坡,从中国西藏境内北坡登顶对登山者体能和技术要求更高,“海拔7790米以上,相对南坡风大很多,路线基本都是冰岩混合,有冰的岩壁特别滑,雪坡平均坡度都在60度至70度,动辄几百米长,对体能要求特别高。”

5月24日冲顶最关键的时候,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向峰顶最后进发时,周双留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凌晨1时出发以后,他的肠胃开始不适,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体能,腿上没劲。“但既然已经出发了,就没有退路了,信念在这里,不想放弃”,晃晃悠悠,周双留落在14个队员的最后,紧踩着前面队友走过留下的雪窝,一步一步往上,这也很好节省了体能。

6623538_bf_1748266017340_s

冲顶最难的一段

从突击营地到峰顶海拔只差500多米,攀爬的路程2000多米,但却是冲顶最难的一段。先是一段200多米的雪坡,用时半小时左右;然后是段50度至60度的石坡路线,脚下薄冰覆盖的石壁不好得力,冰爪踩上去一步一滑,留下几道白印和略刺耳的声响。

终于上了“第一台阶”,又发现了新情况,这里竟然还有另一支四五十人的国际登山队,在全年一周左右的登山窗口期,世界各地登山爱好者都选择在5月20日左右冲顶珠峰。路窄人多,登山者水平也参差不齐,在第一台阶,周双留的登山队伍等候了半个多小时。接下来是一段横切山路,这段岩石绝壁上的路仅容一人通过,“宽度最多只有30厘米,左右脚都不能并排在路上”。

一个小时后,周双留站在了“第二台阶”,在这里等了两个小时,接下来的行程中有近乎垂直的6米岩壁,5米高的金属梯需要排队通过,最后一米的岩壁光溜溜,脚下容易踩空,就靠双臂努力抓住石壁间的绳子向上攀登,周双留感觉“特别消耗体能,非常疲惫”。走了一小时到“第三台阶”,海拔8700米,往上又是很长的三角雪坡,半小时行进了200多米,到了一个相对平的路段。

海拔8750米,周双留的肚子又开始不舒服了,他拖着灌铅的双腿往前挪,狂风呼啸,卷起雪打在脸上生疼,前进了一小段,他清晰地看到了顶峰。对讲机里开始催了,身边的向导也在提醒,“关门时间快到了,还有半小时就能登顶,赶紧!”周围的一切都仿佛在无声定格,周双留忘记了疲惫,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快要成功了!”

将勇攀科技巅峰

周双留是成功登顶珠峰的镇江第一人,尼泊尔时间2024年5月21日7时30分,他从南坡成功登顶珠峰,在峰顶展开“8848”的旗帜。珠峰之前,他攀登过四姑娘山二峰、玉珠峰、慕士塔格峰、马纳斯鲁峰等。在周双留影响带动下,他的儿子周驿宸9岁开始尝试登山,去年7月16日,11岁的周驿宸在周双留陪伴下,成功登顶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

“山再高,攀登者的脚步终将抵达;路再远,奋斗者的信念永不熄灭!”周双留认为,海拔8848.86米的世界之巅,见证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勇气与毅力,更象征着他所在的金海创科技“向上攀登,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

从雪域高原到科技巅峰,周双留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永不止步”。未来,金海创科技在快速发展和IPO上市的道路上,周双留将秉承这种敢于挑战和勇于攀登的精神,带领整个团队,以创新为攀登绳,以技术为冰镐,以团队为后盾,向“全球激光产业之巅”发起冲锋!(记者 明明)

名词解释

三大台阶

珠穆朗玛峰北坡传统路线的最后冲顶阶段(海拔8300米至顶峰)需跨越三处被称为“台阶”的险要地形,这是登顶过程中最危险且技术难度最高的路段。三大台阶是登顶珠峰的最后关卡,尤其“第二台阶”被视为“生死线”,其征服不仅需要技术,更考验意志力与团队协作。

责任编辑:华筱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