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担事须摒弃四种不良心态
5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与担当者同行”专项行动动员大会,部署实施鼓励激励、撑腰鼓劲、新风引领、实事攻坚“四大行动”,释放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实干者撑腰”的鲜明信号。担当,首先是一种想干事的信念,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身在镇江就要建设镇江。要成为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担当者,就必须摒弃四种不良心态。
精神溜号的“怠心”要不得。人无精神不立,当干部更是要有责任感和事业心。镇江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精神状态是不错的,但也有少数同志在遇到困难、挑战和不顺之后,斗志钝化、激情消退,牢骚满腹、怨气很大,工作状态大打折扣。从根源上看,精神懈怠主要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因此,克服精神懈怠危险的首要任务便是清除思想尘埃、坚定政治信仰。广大党员干部要满腔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顺境时多一份清醒,逆境时多一份坚韧,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坦然面对人生得失,始终把普通的职业当成事业、把对城市的热爱融入事业,从一而终将工作干好干出彩,以“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做大人生格局。
得过且过的“庸形”要不得。在民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小码头”意识,说的就是个别干部小富即安、小成则满,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有的同志当起了“鸵鸟”,看不到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现实情况,在甘于平庸中彻底沦为平庸。在“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传承争雄竞先的城市基因,坚决破除自我设限、甘居人后的“守摊子”心态,踮起脚尖铆足劲,比学赶超争先进,在竞相发展、良好竞争中更好推动全市争先进位,争出属于镇江的城市荣光。
坐而论道的“虚态”要不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的干部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比起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更乐于耍“嘴皮子功夫”,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个别干部把说了当成做了、做了当成做成了、做完了当成做好了,结果发现做歪了、做空了。当前镇江正面临难得机遇,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果敢挑起肩头的担子,坚决不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在务实苦干中推动事业前进。
推诿扯皮的“惰病”要不得。有的干部面对工作任务时,第一时间就想着怎么挡回去、推出去、传下去,本应担事的肩膀如同抹了油,变成了推事的“滚轮”、卸责的“滑梯”。细究背后原因,有的是有依赖心理,习惯“等靠要”,坐等别人出经验;有的是缺乏主动意识,热衷“拖字诀”,办事缓慢、效率低下;有的是存在畏难情绪,遇到重大风险挑战、重大工作困难、重大矛盾斗争,心里没谱、手里没招;还有的是担心“洗碗效应”,认为干多错多、不干不错,承担的责任越大,风险就越高,宁可不出彩,但求不出事。习近平总书记讲,为官避事平生耻。大家要始终把“担当”两字挺在前面,居其位则谋其政,耕好“责任田”,把该挑的担子挑起来,自己的事不推给别人,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靠前一步、朝四暮三,以自身工作上多走一小步推动发展全局提升一大步。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全体党员干部当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自觉摒弃四种形态,争做改革攻坚的“开山斧”、创新发展的“拓荒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在“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担当答卷!(辛平)
责任编辑: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