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健康居委会主任兼敬老院院长李永新,战时主动作为、勇于亮剑,平时认真负责、勤奋务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一名老战士的健康卫士作用:
以战士的敏锐警醒应对战疫,第一时间加强管控。虽然是退伍多年的老兵,但他以从军16年特有的警醒始终保持对战疫的警惕。一开始就认为毒难防、仗难打,充分认识到这次疫情敌人强大而且看不见、战斗无声而且没有硝烟。在这种情况下,他立即征得家人的支持,从1月26日起就离开在城区的家中奔赴战场,首先对敬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12位老人的健康安全并尽心尽力做好老人们的管控和心理安抚工作。特别是重点针对初期居委会大多数居民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通过前期不惜怼人、从严管控一视同仁等方法,转思想、立规矩,看住门、管住人,抓消毒、勤巡查,保供应、稳人心,强化采取小区管理和全居委会2340多居民的居家休息措施落实,尽最大力量减少人员流动。不仅有效地保证了广大居民及各位老人的健康安全,同时还利用战疫的机会进一步凝聚了广大居民特别是小区居民的心。
以党员的责任担当投入战疫,义无反顾冲锋陷阵。勇做关键时刻的逆行者。随着疫情的发展和防控的需要,2月13日,在当时全淮安区120救护车紧张,而白马湖农场运送密切接触者的任务非常艰巨的关键时刻,李永新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穿上隔离服,驾驶专用车辆连夜数次往返集中隔离点运送重点人员。不仅如此,此后他还根据农场疫情防控需要,主动牵头负责组织好重点疫区重点人群分检筛查的转运工作,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争做联防联控的主力军。为确保疫情防控情况清、底数明、数据新、零疏漏,他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居民的防控主体作用,通过挨家挨户开展地毯式筛查甄别,精准掌握疫情,先后自行主动排查出39名重点人员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四包一”管控措施。其间,在为一户居民落实相应的隔离措施时,不惜冒风险帮助隔离对象倾倒个人排泄物,通过对隔离对象提供悉心周到的服务,实现用自己的真心换来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以不变的初心使命点亮人生,全力以赴干好本职。一是做小城镇的建设者。近几年来,在社区环境治理上,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大力倡导“五治三提”活动,按照“路好走、景美观、河水清、绿化美、夜间亮、户户洁、空间净”的标准,做好辖区美化、亮化、净化等工作。在民生工程实施中做到“六个到位”管理,先后协调协助完成了白马湖第一条黑色化沥青道路的修建、育才路拓宽改造工程、自来水改水工程、强弱电入地工程、裕源北路绿化工程、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工程等工程等。二是做为民服务的实干家。自2016年担任健康居委会主任以来,始终把“为居民办实事”作为落脚点,以打造“服务型社区”为引领,开展“便民、利民、助民、安民、惠民”系列活动,收效显著。用踏实沉稳、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将千头万绪的社区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作为“班长”,他无私奉献、不惧挑战的精神也感染并带动着班子每一名成员,他用“老黄牛”和“钉钉子”精神一次次将社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在建场北路修建、育才路扩建、强弱电入地等工程中,面对阻碍施工的一块块“硬骨头”,深入住户倾听民意,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想方设法日夜加班,自加压力发动一切力量化解矛盾,提前完成了每一个工程清障任务,用忘我的工作将农场公司党委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小城镇弱电入地改造工程建设中,能洞察先机,及时向党委请示,提前布局,勇挑重担,在集团公司要求前率先完成弱电入地改造工作,节约经费500余万元。三是做老人们的好儿子。他还兼任敬老院院长一职,践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坚持“六化”办院方针。和老人同吃同住同娱乐,为生活不便老人洗澡理发、修剪指甲、送粥喂饭,为所有老人提供生活上全方位的服务,起早摸黑,从不嫌苦、从不嫌脏、从不嫌累,让老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敬老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今年91岁的孤寡盲人武学林,在他刚当院长时每天又哭又闹、白天睡觉,晚上骂人,扰得其他老人吃不下睡不稳。李永新一到他的房间内就拉着他的手,陪他聊天,过生日时,陪他一起吃长寿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顾,老人明显感受到敬老院的温暖,象换了个人似的,每天有说有笑,见人就夸党委好,为我们派来了好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