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为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2013国家社科课题急需实践基地

2013/9/27   点击数:4330

[作者] 了了

[单位] 了了

[摘要] 美国在1949年成立了国际读写障碍协会,1963年成立了“学习障碍儿童学会”(ACLD),不久,政府开始介入学习障碍领域,联邦政府资助5所大学,成立学习障碍研究中心。据报道,全美已有近200所专门为读写困难孩子设立的基础教育学校。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阅读障碍 协会 国际图联



你了解dyslexia(读写困难症)么?乔布斯、爱迪生、李光耀、汤姆克鲁斯小时候都有这个问题。短短的几分钟视频,让你知道这群孩子在读写方面的问题。 请看2013壹基金公益映像《拯救聪明的“笨小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wMDg0MzI0.html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对于读写困难的研究和相关政策措施已经比较完善。

美国在1949年成立了国际读写障碍协会,1963年成立了“学习障碍儿童学会”(ACLD),不久,政府开始介入学习障碍领域,联邦政府资助5所大学,成立学习障碍研究中心。据报道,全美已有近200所专门为读写困难孩子设立的基础教育学校。

英国政府则在1981年颁布《教育法》,要求每个学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能够识别、评估和帮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其中包括读写困难的孩子。1988年,又改革教育法,要求所有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要参加正常的教育系统。

新加坡政府在1989年成立新加坡阅读障碍协会,目前,对不满16岁的读写困难孩子,经专业判定后可提供连续4年的政府补贴金,政府补贴每个读写困难孩子49%的矫治费用,家庭承担51%。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在2010年6月发布了一份《为学障学生提供服务》的文件,明确表示,“经评估确定有读写障碍的考生可提供适当的特别考试安排”。这些安排包括:笔试时间延长四分之一;考生可以隔行或者隔页书写;90分钟或以上的考试,考生可申请每45分钟休息5分钟。另外,考评局还可以为学生印制单面试卷,甚至提供象牙色的卷子。香港教育统筹局对每年入学4个月以上的小学生进行特殊学习困难量表筛查,根据测试结果为读写困难的孩子制订在校学习和考试的辅助策略,同时,每年每个孩子可以获得香港教育统筹局两万港币的矫治经费。

澳大利亚也有在幼儿园进行低龄普查的举措。

国际图联从上个世纪起就已经逐步开始关注阅读障碍群体,IFLA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组(LSDP)也发布了许多相关指南与文献:

国际出版商协会和国际图书馆委员会在1992年1月联合颁布了《读者宪章》,宪章重点强调:阅读是一项普遍的权利。应该在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创建一个普遍的阅读环境,这个阅读环境包括了所有类型的读者,如新识字的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移民、缓慢读者和那些视力不好的人群等。

1993年12月,第4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此规则倡导各国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任何形式的残疾人都能够无障碍地享受信息服务以及进行文献访问。

1994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由IFLA公共图书馆组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宣言宣告: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

1997年,国际图联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IFLA图书馆为弱势人群服务组(LSDP)、丹麦拓展图书馆服务专业组以及欧洲阅读障碍协会(EDA)组织安排了“获取信息:为阅读障碍者服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通过一系列海报会议为阅读障碍做了补充。

1999年,国际图联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期间,欧洲阅读障碍协会(EDA)与IFLA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组(LSDP)合作,提交了名为:“无论哪个国家——阅读障碍无处不在”和“无论使用什么语言——阅读障碍无处不在”的报告,并且再次提出了阅读障碍系列议题:“阅读障碍无处不在。你的图书馆做了些什么?”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都对研究阅读障碍以及图书馆如何为阅读障碍者提供服务等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2001年在波士顿举办的国际图联大会上,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组(LSDP)发布了“图书馆为阅读障碍群体服务指南”,此后该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被译成包括所有IFLA官方语言在内的多种语言。2005年,国际图联(IFLA)发布《残疾群体利用图书馆——检查清单》(Access to librari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CHECKLIST),此专业报告同样由IFLA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组(LSDP)提出,报告中指出:为听、读和其它障碍的残疾人设立相应的部门,有阅读障碍的用户是图书馆最需要关注和帮助的人群。

此外,很多国家对图书馆为阅读障碍群体服务的研究进行得较为具体和全面:

瑞典在1996年至1997年间掀起了国家阅读障碍运动,此次运动中,瑞典的四个县级图书馆出版了《毕竟,我不傻——13个阅读障碍者需要被倾听》一书,书中以详细的实例具体讲述了阅读障碍群体渴望获得图书馆服务的心里以及图书馆该如何满足阅读障碍群体的需求。

1999年,丹麦弱势人群平等机会中心(www.clh.dk)发表了一份名为“公共图书馆无障碍”的报告;至2002年,一个“图书馆不能充分发挥延伸服务作用”的国家战略被置于丹麦图书馆运动倡议中,并且成立了一个来自图书馆界的关键领导小组;2003年,丹麦文化部建立了丹麦虚拟图书馆,被命名为“E17-在高速公路上获取信息”,这个网站是由丹麦图书馆为盲人制作的;直到2006年,丹麦图书馆协会出版了“图书馆为阅读障碍群体服务”手册。

在亚洲,日本通过实施多媒体数字无障碍信息系统技术为包括阅读障碍群体在内的信息获取弱势群体服务,日本图书馆协会还成立了图书馆为残障人士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负责提供关于如何在图书馆服务中援助阅读障碍人士的信息,同时作专题介绍,使为阅读障碍人群制作的图书方便易得。另外,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网站上还设有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官方博客,发布了一些关于帮助阅读障碍儿童的互动活动。

纵观以上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国际上对于图书馆服务阅读障碍群体的研究已非常重视,阅读障碍群体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一部分开始逐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群体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点,且有慢慢上升到国家民主政治层面的趋势。

在大陆,公众对于读写困难症了解不多,图书馆领域也是如此。

北师大的心理学刘教授有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研究的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

我找到了乐朗乐读http://www.123langlang.com/ 专门矫正治疗读写困难问题的大陆教育机构

还有佛山的报道,http://www.citygf.com/FSNews/FS_002003/FS_002003002/201304/t20130426_4297957.html

广佛都市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陈逸群 实习生欧阳姝瑾 通讯员谢思明报道:近日,香港小童群益会督导陈妙玲赶到大沥沥南社区,策划本周即将进校园的3场读写障碍宣讲课。沥南成为全省率先购买专业服务帮扶读写困难儿童的社区。

香港“语言诊室”落地佛山 阅读障碍孩子有了治疗机构·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2-08/14/content_7114955.htm

课题研究急需实践基地,需要与有意向的图书馆合作。

我在图书馆开展阅读障碍群体服务的初步的计划是:

1 先进行馆员教育,让馆员了解阅读障碍

2 制作宣传栏目,在网站和图书馆少儿部向家长和儿童宣传这个知识

3 向小学老师宣传,和小学图书馆合作

4 图书馆开展服务,从专门馆员的设置,环境的安排,有声读物和配画图书的购置,亲子阅读,以及其他专门方法的使用。

5 从一开始就实行跟进,不断测试读写困难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变化。

6 写实验报告、论文发表。

感谢书骨精同学,《英国高校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研究》即将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发表。

原文连接:http://fdoctor.blog.sohu.com/27866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