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言来帮助理解古诗文的几个小例子

2012/4/16   点击数:447

[作者] 武夷山

[单位] 武夷山

[摘要] 苏轼“记梦”:红焙残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223页解释说:斗:对。

[关键词]  方言 古诗文



用方言来帮助理解古诗文的几个小例子

武夷山

苏轼“记梦”:红焙残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223页解释说:斗:对。

博主:某些方言中,“斗”的发音就接近“dei”,这就比较靠近“对”了。

该书262页,徐铉:莫嫌春夜短,匹似楚襄王。

匹似:譬如。

博主:这显然是方言,比如江苏如东和其他一些地方的人就将“譬如”发为“匹似”这样的音。

317页:辛弃疾 行香子:小窗坐地,侧听簷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坐地=坐着

博主:苏北某些地方,将“地主”发音为“自主”,那么,“坐地”接近于“坐自”,也就接近于“坐着”了。

(下面一条与方言无关。)

348页:杜甫 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

张相解释说:即“谤何深”也。

博主:我觉得,解释为“谤恁深”更好,“能”和“恁”发音接近,而“恁”估计是“那么”两字的音缩略而来。

原文连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559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