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图情行业影响力报告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报告时间:2025年7月6日
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影响力指数:180.51 |
影响力指数=第一单位发文量*0.24+第二单位发文量*0.12+(第三单位发文量+第四单位发文量+第五单位发文量)*0.04+被用次数*0.30+第一单位点击次数*0.18+第二单位点击次数*0.09+(第三单位点击次数+第四单位点击次数+第五单位点击次数)*0.03
发文量:19
第一单位:18
第二单位:1
被用次数:10
点击次数:1047
第一单位:876
第二单位:171
|
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发文量:19
第一单位:18
第二单位:1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辑本承绪马氏,«别录»…[详细内容]
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辑佚 目录学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43452
清人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虽以“佚文”为名,但并不从辑佚学的角度“以搜辑佚文为事”;而是从目录学的角度“推寻端绪”,努力复原《别录》的体制,其《七略别录佚文》也成为最接近《别录》本来面目的文本。具体而言,他将《七略》《别录》作为“二书”分别…[详细内容]
姚振宗 《七略别录佚文》 目录学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17894
宝应县图书馆馆藏清代朱效靖所编《朱氏诗文世珍》稿本一册,为《江苏艺文志》等书目所载。其收录明清两代宝应朱氏族人14人诗文195篇,此外还收录了大量与朱氏族人有关之时人序跋、评语、文坛交游资料、逸闻轶事、传记资料等,集中展现了宝应朱氏文人学者…[详细内容]
宝应朱氏 朱效靖 稿本 《朱氏诗文世珍》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00143
作为地方志中经籍志的典型案例,《嘉靖惟扬志·经籍志》虽然存在分类不周等问题,但作者不仅著录了责任者为惟扬人士的“本邑著述”与“版刻”,亦著录“宦游”与“寓贤”等外籍学者的著作以及“郡邑记载类”等与惟扬有关的文献,从而界定了“地方文献”概念的…[详细内容]
盛仪 《嘉靖惟扬志·经籍志》 目录学 地方志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05317
“上图抄本”《刘端临先生文集》是刘宝楠所编地方文集《宝应文征》百余卷之一的新见草稿本。考察“上图抄本”成书缘由及其所收5篇佚文来源,可以大致复原《宝应文征》编纂过程。刘宝楠沿承家集《刘氏清芬集》采录同宗已故者诗文之泛收思路,改变地方文集《象…[详细内容]
刘宝楠 宝应文征 刘端临先生文集 上图抄本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06044
我国具有悠久的读书传统。孔子喜欢读书,韦编三绝,成为上古文化的缔造者。杜甫喜欢读书,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毛泽东喜欢读书,倡导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继承。他们都是优秀的读书人,是中华民族学习的榜样。[详细内容]
《中华读书报》 精英阅读 全民阅读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40533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类目中典型文献和非典型…[详细内容]
傅荣贤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 目录学 学术创新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63561
英国人傅兰雅1880年的《译书事略》是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译印图书目录。该目录首次对西书独立编目,从而完成了对“西学”的书目确认:西学是不同于传统中学的另一个学术体系。《译书事略》还通过著录、分类等书目要素,揭示西学的学科化性质以及“力今”…[详细内容]
傅兰雅 《译书事略》 近代目录学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54040
《译书事略》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刊的西学书籍为对象,基于西方学科化原则进行分类,是我国西书独立编目的前驱,也是我国近代书目分类的创始之作。而姚名达基于民族主义立场的近代书目史书写,掩盖了其导夫先路的历史地位。《译书事略》所收西书包括中国…[详细内容]
傅兰雅 译书事略 近代目录学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54456
中国私家藏书自秦开始,源远流长。而藏书家参与笔记小说创作的现象至迟在西晋出现,在明清达到顶峰。藏书家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笔记小说的发展。作为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藏书家参与完成的笔记小说在文体、内容、成书等方面均体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晚…[详细内容]
藏书家 笔记小说 编撰 刊刻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88945
仿杜威书目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取得独尊地位,表面上是其先进的图书整理技术使然,本质上则是国家运作诉诸科学主义话语在书目上的反映,书目所建构的知识图像被直接等同于社会改造的理想模型。于是,痛诋传统书目“卫道”理念的仿杜威书目,又确立了其自身所“…[详细内容]
仿杜威书目 DDC 知识 学科化 逻辑化 体系性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20145
章学诚重视学术源流的疏浚,而不是泛泛的学术考辨。他认为纷繁芜杂的图书差异和门类众多的学术纷争都可以转换为源流之辨,而目录学的旨趣即在于通过疏浚学术源流,引领“流”意义上的现实图书和学术回归“源”意义上的理想状态,从而将图书和学术化约为历时性…[详细内容]
章学诚 目录学 学术源流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02606
《仪礼正义》的撰著应包括始撰、重疏之时间,胡培翚所著之篇章,胡、杨二人的补编,《仪礼正义》的最终成书时间四个方面。一直以来,学界缺少对《仪礼正义》的撰著进行研究,对胡培翚重疏《仪礼》的时间及胡、杨二人的补编情况也存有争议。结合有关材料,对该…[详细内容]
胡培翚 仪礼正义 撰著 胡肇昕 杨大堉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354787
推荐
王引之《经传释词》编撰思想述论 2011/6/30 赵宣 单殿元 扬州大学图书馆 扬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通过研读原典,探颐索隐,以书名、编次、条目这三个独特的视角,条分缕析了一代小学名著《经传释词》的编撰思想。文章旨在说明,王氏父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对今天的古文献学研究意义尤为深远。[详细内容]
山东图书馆学刊 王引之 《经传释词》 编撰思想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38779
《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了大量的词籍提要,它在选择和著录自《花间集》起至清初的一百多种词集的过程中,鲜明体现了编修者以宋词为美的词学批评思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间接表现了编撰者成熟的版本校勘学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乾嘉时期的版本校勘学水平和…[详细内容]
《四库全书总目》 词籍提要 版本校勘学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9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