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5/12/20
各位图书馆同行:
一天多的会议下来,越来越觉得我们一百多人跑到这交通不算很方便的林州来开这次会议,值!
我从事图书馆工作二十年,参加过省级以上各种图书馆会议不下三十次,但这次会议给我的心灵震撼最大。一是北大李国新教授报告中关于县图书馆的振聋发聩的统计数字和部分县馆令人心酸的照片;二是湖南衡阳县馆刘向阳、安徽金寨县馆吴建国二位馆长艰涩而近乎悲壮的发言。我虽然是江苏省中小学图书馆协会的负责人,但我这次是作为会议的协办方,也是会议的提议者和资助单位之一的春晖公司的老总来参加会议的。本来,会议给我的半小时是用于推介我们春晖图书馆系统软件的。因为在河南的地市、县馆中已有十多家春晖用户,最早的就是林州馆。但我觉得如再在今天这种会议上谈商业和技术问题,就与会议的气氛不协调了。因此,作为还算是一个图书馆人、并且跑了全国一千多个各类图书馆的我,决定临时改变话题,就一天多来会议的核心问题,即我国县级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谈几点感想。
一、林州会议的缘起。
三年前,林州馆上自动化管理和回溯建库,我因帮助规划,来过二次。首先,一个办得有声有色,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林州县馆和我脑海中过去缺吃少穿的林县及艰苦卓绝的红旗渠故事,形成了极大反差;其次馆长石泰生锐意改革,敢闯敢干的精神和富于戏剧性的“三进三出”,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在2002年底,我向中图学会秘书处领导建议,由我们春晖公司与林州馆协办,2003年在红旗渠畔开一次全国县级图书馆馆长会议。不巧2003年因“非典”,2004年又把两年积压的会议放在一年开,这年没插上。到了今年初,党中央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关于县图书馆“人吃书”和“书吃人”的调查报告又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因此,中图学会秘书处加大了筹备这次会议的力度。经大家共同努力,遂有了我们这次至少我认为非常成功的会议。
二、也谈县级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这次来开会的县馆馆长们差别也是非常大。浙江绍兴、江苏昆山的馆长们来回坐飞机,而有的西部地区的馆长却完全是自费来参会的。这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剪刀差”,恐怕是制约我国县级图书馆整体发展的最大障碍。业内同行都知道,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关键是经济基础和人材,而且最关键的是前者。因为经济上不去,人才就不会进,进了也守不住。条件越差,人的素质提高越慢,服务就跟不上了;经济越差,文献建设就停滞不前。读者怨,领导嫌,真是恶性循环。正如安徽金寨县馆吴建国馆长所慨叹的“尴尬的图书馆”造成了种种“图书馆的尴尬”。
怎么办,是祈盼天上掉馅饼——等死,或是“人吃书”(就是“人头费”吃购书费)——拖死,还是“厄而著春秋”——奋发而上?与期等死,不如博一把,最多是流汗再流泪,也许“涅槃”中能赢得新生。像林州的石泰生,衡阳县的刘向阳一样,千里行程始于足下,或改革创新,冒险一博,或忍辱负重,探寻出路,赢得图书馆的发展机遇和生存空间。林州的石馆长“上山”(为建设绿色山区和生态旅游服务);“下乡”(为农民印送科技信息小报);“上天”(找地方领导,上级部门为实施筹措自动化和共享工程技术的资金而去:求“爹爹”告“奶奶”); “入海”(利用信息和图书馆空间办班办学,创收贴补);衡阳的刘向阳馆长,“上天”要钱无门,“入海”经商无路,只好拿出全馆同志的部分工资(这就叫“书吃人”)加上节假日带几位同志走南闯北做一点小买卖挣的钱来购买图书和阅览桌凳。为的是让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继续存在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破釡沉舟”,“壮士断腕”,又令人心疼啊!
然而,图书馆人仅仅停留在鸣穷叫屈上,或是解决温饱的不求上进上,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只有主动出击,才能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次会议上发言的四位同志,除了谈奋力拼博,走出困境外,更主要的是谈到了走出困境后如何以潜心服务促发展。而拼博也好,服务也好,生存发展也好,最主要的是靠图书馆人的整体素质。改革创新,忍辱负重,走出困境,需要政治素质和人格力量;整合资讯,服务地方,参考咨询,需要扎实的业务素质和服务理念;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需要现代信息素养和不断进取的治学精神。
七姑八姨,磕瓜子、打毛衣,岂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因循守旧,晒太阳,念穷经,不会得到上级的支持!要像林州石泰生馆长那样,锐意改革,至死地而后生;像衡阳县刘向阳馆长那样,流汗流泪,靠真诚赢民心;像金寨县吴建国馆长那样,调查研究,以事实来说话;像天水麦积区周改珠馆长那样,善于学习,以科技促发展。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名中学图书馆馆长,成立协会时,发通知的信封是用学校用过的材料纸反过来粘的。穷则思变,但需立足本职。从馆际合作到统一采编;从开发软件到回溯建库;从中小学到公共馆、大学馆。在为图书馆事业的奔走奉献中壮大了自己。业务发展了,业务知识也丰富了,走得高,看得也远了。所以,李国新教授的演讲和四位馆长的发言,对我震动大,感触深。图书馆要改变面貌,关键之一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因此就有了临场更换话题之举。
三、与县馆馆长们谈一点自动化、数字化。
自动化管理是为了大流量的读者服务,不是为了评估;数字化的生命在于利用,否则那设备三、四年就要更新了。所以不要贪大求洋,迷信“一步到位”。大家想想,电视机、手机能“一步到位”吗?首先要重调查研究,根据自己的馆舍,读者流量和资金来源制定计划。大一点县馆像林州馆那样七八台电脑,组成局域网,设备五六万;软件1.2万,就像我们春晖软件。别以为我们软件比别人价低,但只要在座同行能想得出的功能,我们都已有了。价低是因为我考虑到县馆的支付能力和馆长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再加上五六万册书的建库工作,十万元基本可搞定。小馆像金寨县馆,二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加一套软件共二、三万元,也可先用起来,然后有条件时逐步扩展。只要能上网,就能联通世界。我倒是认为,人才比设备和钱更重要,否则花了钱,用不起来,不仅白搭,以后再向上级要钱,就没“资信”了。所以我想以后能否与中国图书馆学会一起,搞这方面的人员培训,包括分类、编目等基础知识。先做好服务,才能把钱花到点子上。
最后,我向大会和中国图书馆学会提两点建议:
1.能否组织一些事迹感人,有时代精神的县馆馆长组成巡讲团,到各地演讲。
2.成立一个关于县馆馆长的联络会或某个委员会的分支,一年或二年一届组织交流。但今后不能老是叹苦经,而是要针对县级馆现实和实际,对几个迫切问题作调研和研讨,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以望能解决一到几个县级馆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谢谢大家!
附记:
即席发言,又临时更换话题,故只有会前五分钟勾出的几条提纲。但会后学会秘书处却一定要我写个文字稿。林州回来后忙于事务和浙大馆180万中外文图书回溯建库招标,写写停停,拖了一个月也没写好,所幸今天上午以300万元中得浙大工程全标,心想如有微利,又可“鼓动”起一届会议了。遂油然兴起,信笔由缰,凭记忆一气呵成。因无题,原来用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中“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句为题,觉得太单薄。蓦然想起毛主席他老人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词句,虽凝重,但苍茫遒劲。因为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毛主席57年在发表此词时曾写道:“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特别是此词最后的“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虽悲壮,但蕴涵深邃和转折。我希望我们县级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应是“苍山如海”,而不是“残阳如血”——但愿在以后的会议上,大家再也不用讨论是“人吃书”还是“书吃人”的问题了。
二○○五年十二月六日午夜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引用本文:
张正和.首届“百县馆长论坛”专题发言: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首届百县图书馆馆长论坛即席感言[DB/OL].[2025-07-08].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76426.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