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4/10/27
[作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
[单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
[摘要] 沈已尧,一九二六年生于广东省平远县石正乡。一九六零年获图书馆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后任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图书馆编目部主任兼图书馆学教授。一九七九年初,他在美国《华侨时报》发表《图书馆现代化十项构想》一文,引起中国社会学院图书馆方面的注意,并应邀回国作学术交流,举行过多次图书馆座谈会。
沈已尧,一九二六年生于广东省平远县石正乡。少年时期就读于石正中学和梅州中学。一九四五年进入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一九四八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一九四九年迁居台湾,在台湾担任中学教师多年。一九五七年赴美深造,在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攻读,一九五九年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后转入拉格斯大学攻读图书馆学。一九六零年获图书馆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后任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图书馆编目部主任兼图书馆学教授。自一九七零年起,曾多次返回中国二十多次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活动。一九八四年到郑州,为黄河大学的创办人之一。他还荣任加应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加应教育学院名誉教授。也先后被聘为南京郑和研究会特级研究员,广东华侨研究会、梅州华侨历史学会、四川省华侨华人学会名誉会长,香港《经济与法律》、《地平线》月刊、台北《海峡评论》顾问。现为美国英文季刊《华美论坛》理事。
沈教授是一位历史学家,热衷于华人历史研究,他也是一位图书馆学专家,对中国图书馆事务提出改善改革意见。一九七九年初,他在美国《华侨时报》发表《图书馆现代化十项构想》一文,引起中国社会学院图书馆方面的注意,并应邀回国作学术交流,举行过多次图书馆座谈会。主要著作《海外排华百年史》,《东南亚:海外故乡》,《美国民主简说》和《图书工作现代华文集》等。译著有《会议程序准则》,《论语选译》及论文多篇。他对中国文化事业十分关心,并提出中国图书馆工作要标准化、制度化、大众化、协作化、自动化等十大构想和六个方向,对中国图书馆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引用本文: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沈已尧(Shen, I-Yao)[DB/OL].[2025-07-09].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490.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