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档案学通讯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档案学研究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国家图书馆学刊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情报科学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2025/7/5].
情报理论与实践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2025/7/5].
情报学报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情报杂志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情报资料工作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馆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馆建设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馆论坛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馆杂志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情报工作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情报知识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与情报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中国图书馆学报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高校图书馆工作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2025/7/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图书馆学研究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现代情报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2025/7/5].
新世纪图书馆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2025/7/5].
情报探索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7/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欢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读者朋友! 今天是: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 年度报告
  • 台历
  • 手机版 分享会员服务区: 登录 | 修改 | 帮助
    学科栏目地区 单位人物专业辞典 在结果中检索  高级搜索

    首页 >> 图情要闻 >>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

    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

    [作者] 张娓,王丹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网

    [摘要] 2021年1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编辑部策划,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图情档系列刊与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组织举办的“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界公开发布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结果。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等学界资深专家出席并致辞。多位图情档期刊主编以及青年学者们围绕期刊选题聚焦以及热点研究预测等主题,在线直播了多场学术报告,共有近3000人观看了热点发布会。

    [关键词]  图书情报 档案管理 学术热点

    2021年1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编辑部策划,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图情档系列刊与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组织举办的“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界公开发布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结果。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等学界资深专家出席并致辞。多位图情档期刊主编以及青年学者们围绕期刊选题聚焦以及热点研究预测等主题,在线直播了多场学术报告,共有近3000人观看了热点发布会。

    据介绍,活动自2020年11月1日在图情档学界公众号正式启动以来,历时2个月时间,历经热点条目征集、条目归纳梳理、公开评选投票、青年学者热议与权威专家评议等评选流程,最终评选出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十四五”时期的图书情报与档案事业发展与规划;新文科背景下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面向疫情防控的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回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学术评价研究;中国图书馆学百年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发展转型;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情报学发展;新环境下的科技情报工作与事业;面向数字记忆建构的档案开发与服务;新修订《档案法》的解读与贯彻。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肖鹏介绍了热点一“‘十四五’时期的图书情报与档案事业发展与规划”的入选理由。他介绍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阔历程与宏大布局中,图书情报与档案行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强国等关键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支撑。2020年,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界、业界响应中央号召、顺应时代脉搏,积极开展面向“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研究,相关工作以三个关键词总而概之: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引领方向。具体言之:一是“十三五”时期图书情报与档案事业的历史总结与经验凝练。二是“十四五”时期图书情报与档案事业的环境扫描与发展趋势。三是“十四五”时期图书情报与档案事业的战略思考与谋篇布局。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教授王世伟认为,综观“‘十四五’时期的图书情报与档案事业发展与规划”的文章,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仰观俯视”,既登高望远,对时间、环境、场景等进行升维思考,聚焦国家战略和全球发展大势。二是“聚焦主题”,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将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聚焦在如何提高图情档事业发展水平和能级上。三是“创新转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刘畅点评表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对本学科的未来发展与规划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科发展的蓬勃生机,更有信心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历史的眼光洞察世界大势,以战略家的智慧谋划未来,以互利共赢的精神致力于发展,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谱写出本学科发展与繁荣的新篇章。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闫慧介绍了热点“新文科背景下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的入选理由。他表示,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传统二级学科早已积极投身新文科探索之中,与新兴领域如公共文化、数字人文、数据科学、健康信息学、社群信息学等正实现着文文、文理、文工、文医、文农等层面的交叉发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作为《新文科建设宣言》中“经管法助力治国理政”的生力军,擅长管理各行业各领域数据、信息和知识,长期致力于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保驾护航,为人类谋求最大信息福祉。在新文科建设征程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势必大有可为。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名词、新热点。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孙建军在对热点二的入选进行点评时表示,当前,为进一步适应和契合国家新文科发展战略部署,图情档学科在专业结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科学交流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转化路径等方面积极探索,呈现出更加开放、更加协同、更加智能、更加延展的新文科发展趋向。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副教授樊振佳点评认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坚守初心,不断审视学科的独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替代性,在维护学科合法性、统一性和身份认同的前提下,进而参照学科的逻辑架构凝聚核心话语共识,与相关学科或领域实现有序融合。除现有学科体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已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人文、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并发挥引领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副编审)王丹介绍了“面向疫情防控的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的入选理由。她介绍称,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图情档学者发挥学科之所长,以疫情信息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场从中微观的信息管理到宏观信息治理的研究及实践热潮,显示了图情档学术共同体的使命驱动以及通过知识生产协同解决现实重大问题、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努力。2020年,图情档学科围绕疫情防控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聚焦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场景下的信息存档、信息感知、信息组织、信息保护、信息服务等;二是信息治理:主要包括面向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发布、信息传播、舆情治理、智库建议、协同平台搭建等。

    兰州大学副校长(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沙勇忠点评称,面向疫情防控的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不仅需要关注宏观层面统一管理框架的搭建和规划设计,更要关注中观层面疫情防控过程中多源数据的集成,以及微观层面对各类疫情相关数据本身的管理。通过解决数据管理规划、跨部门协同、政策法规、数据标准建设、数据质量管理等不同层面的问题,提升疫情防控中的数据决策支持能力。2020年,中国图情档学界的研究者围绕疫情防控中的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核心议题展开了多维视角的讨论。可见,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一领域仍然会是图情档学界参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切入点之一。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宋雪雁点评指出,面向疫情防控的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现实的层面,可以具体的研究国家和世界当前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疫情防控和预测提供对策性的研究成果,基于发展的层面,可以为人民福祉、国家和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积累厚重的学术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编辑部主任(编审)徐亚男介绍了“回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学术评价研究”的入选理由。他介绍称,2020年图情学界对学术评价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探究学术评价的理论逻辑,即分析学术评价的核心内涵要素,寻求其理论基础,揭示各子系统在学术生态中的逻辑关系。二是如何规范使用SCI,即理性分析SCI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客观评价SCI论文用于评价的功过;在破除SCI论文至上的过程中,寻找对应之策。三是探索学术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开放评价、“互联网+代表作”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学术评价方式、方法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四是寻找打造本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路径,具体来说研究围绕如何缩小我们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差距,从制度上干预高水平论文外流,树立将一流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的爱国情怀等方面进行。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苏新宁在对热点四进行点评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为此,构建“科学权威、允公允信”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对加快构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净化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续补点评认为,科学评价体系要在认真参考国家需要和社会诉求的基础上,不仅仅依靠成果的“量”和“级别”对学者、高校进行简单的打分,而是结合成果质量和影响的全息画像。如何克服“唯”度这个顽瘴痼疾,折断以论文、职称、项目形成的“科研产业链”,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各学者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成为图情档学者面前一道道待解的难题。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彭敏惠介绍了“中国图书馆学百年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的入选理由。他介绍称,知史明智,梳理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历程,可以从百年积淀中汲取营养,坚守初心与使命,坚定专业自信,守正创新,为图书馆学行稳致远提供坚实保障。以图书馆学教育创建百年纪念为契机,2020年相关研究中教育史领域的成果尤为丰硕,包括对教育史全景式史料梳理与总结,同时关照民国、新中国17年等不同时期和文华图专、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等教育机构,在历史分期、教育思想、多层次办学等方面也有深入探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迎来发展的新契机。图书馆也正在变革,以更高水平的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保持在开放社会中的文化与信息主流地位。图书馆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学科必将继续紧跟时代脉搏,面向公共文化与新信息环境,拓展空间,优化生态,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在点评热点五的入选时如是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梁少博点评道,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启发我们更好地思考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作为青年学者,我们要面临图书馆学发展的一系列挑战:如何立足“新文科建设”背景,探索更加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如何在跨学科融合愈加紧密的现状下坚守学科特色与核心?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选择图书馆学专业?如何提高图书馆学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张兴旺在介绍了热点“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发展转型”的入选理由。他介绍称,在技术变革、疫情冲击等多重要素影响下,转型发展成为2020年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020年图情领域围绕智能时代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智能时代图书馆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方向、路径与趋势分析。二是智能技术(如5G/6G、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等)在图书馆转型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三是图书馆转型发展模式构建及国内外经验分享。四是未来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前沿性理论体系、技术方法与应用实践研究。五是社会事件、环境与需求变化对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

    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点评该热点的入选时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和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产,传统的“以书为主体”的图书馆开始面临生存危机。纵观2020年的图书馆转型研究可以发现,跳出传统的文献服务范畴,以数据智能计算为中心,着眼于数据的搜集、组织、挖掘、应用全过程,进而将数据服务作为新时代图书馆服务的主要能力以实现智能时代图书馆的转型成为共识。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周旖点评指出:有关智能社会图书馆服务转型的研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一个热点领域,其研究应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提升民众对图书馆服务的获得感与满足感的保障,特别是如何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智慧,融合更加广泛。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王秉介绍了热点七的入选理由。他介绍称,目前,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情报学发展正在从传统的仅面向国家安全过渡至面向真正的大安全,从而形成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吻合的面向大安全的情报学学科理论和工作实践体系。2020年,有关国家安全的情报学和情报工作方面的研究文献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一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情报学及情报工作转型、发展与变革探讨,总体看,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情报学和情报工作正在朝大安全方向发展和过渡。二是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及安全情报工作研究,特别是大数据时代二者的变革与发展。三是面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通用型情报学及情报工作理论方法,以及服务于各个具体领域的情报学及情报工作理论方法。四是生物安全情报与金融安全情报等新领域的探索与研究。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海涛在点评时表示,面对深刻的国家安全形势变化,中国情报学未来应当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需求为靶向,从国家安全情报服务入手,强调科技、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统筹协同,明确学科定位与归属,探索与国家安全学、人工智能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通路径,以及图书情报、军事情报和公安情报等学科之间实质性融合,深入推进学科创新变革,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曹高辉点评认为,为了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国际新形势和我国在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需求,情报学界积极探索情报内涵、情报体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以国家安全与发展为核心,面向国家安全新局面开创情报学的新发展,以期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情报保障。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化柏林介绍了热点八的入选理由。他表示,近年来,学者们围绕着科技情报地位、多源数据融合、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广、快、精、准”的情报工作方针在新的国际环境、社会需求与技术变革下有了新的内涵。情报学界围绕这些变化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既有提高行业站位、创新服务模式、转变研究范式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也有技术尽职调查、情报用户画像、情报平台构建等具体问题研究。这些“来源于实践、用之于实践”“解释学科现象、指导情报实践”的理论方法研究,必将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动能。科技情报工作本就是一种环境敏感性的工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如何做好我们的科技情报工作,努力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国家应对严峻的内外部挑战,就是我国科技情报工作者的新使命,也是我国情报学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2020年,我国各系统各行业各地区的科技情报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者积极关注和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大数据和AI等技术环境的变化,既是极具重要价值的,也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赖茂生在点评时如是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阳点评道,面对多元、复杂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情报工作与事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如顶层部署与规划、机构协作机制、人才培养、智能服务能力、话语空间等,尚需要进一步探究与改进。未来已来,科技情报需要站在新时代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高度,践行使命,促进科技情报工作与事业的转型重塑与可持续发展。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周文泓介绍了热点九“面向数字记忆建构的档案开发与服务”的入选理由。他表示,依托数字技术与基础设施,档案管理以及外延更大的信息管理、数据管理正实现对记忆建构的深度参与。在新一代文化记忆显现的同时,推进档案开发与服务从框架到要素、从内涵到形式、从方法到对象的系统升级。这样一个综合信息管理、文化记忆、数字人文、数据科学等学科视角与方法的研究方向,为档案学者与专家呈现的是人文情怀与实践应用兼具、历史经典与前沿锐意均有的热点探索空间。2020年,档案领域有关数字记忆建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升温,实践探索也有所进展,成为档案开发利用的一个新方向,一道新风景。

    冯惠玲在点评时表示,这一年重大疫情以及全民抗疫的不凡历程成为社会记忆建构和研究的重要对象,作为典型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引发了大量专题研究和数字记忆建构实践,成为2020年留给人类历史的特殊文化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马林青点评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交叉点,数字记忆对档案领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而言,它有利于拓展档案学科版图,进入数字文化这一广阔领域,打破传统上“神秘、古板、保守、落后”的刻板档案印象,增添“鲜活、生动、开放、高科技”的魅力一面;从挑战而言,它意味着档案领域要协同其他资源单位打破资源独占、关门运作的旧模式,形成跨界联手的新格局。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教授周林兴在介绍热点十“新修订《档案法》的解读与贯彻”的入选理由时表示,此次修订是我国档案法制进程中一个重要转折点,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020年对该主题的探讨引起法学界、档案界等众多学者关注,围绕其研究主要聚焦于3个核心,新修订《档案法》特点及进步性,即时代性、人民性、开放性、创新性;新修订《档案法》局限性,包括司法认定、形式与内容、档案公布与开放授权、行政执法程序等;围绕档案安全、利用、信息化等方面解读新《档案法》的优越性。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徐拥军在点评时呼吁,未来,档案学者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修订或制定《档案法实施办法》及其他档案法规,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如何界定档案所有权,明确国家管理的档案的范围;如何加快档案开放审核,保障公民档案利用权利;如何建立档案工作责任制,加强档案监督检查;如何细化“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要求,保障电子档案的凭证效力;等等。档案学者仍然任重道远,尚需更加努力。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颖点评认为,对于新修订的《档案法》,如何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如何深入学习法律条文、深刻领会立法原意,如何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等等一系列问题,均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新修订《档案法》解读与落实的相关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对新修订《档案法》的意义和作用、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进步性等进行了多维的分析,尤其对新增章节、条款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同时也提出了未来实施中需要注意和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新修订《档案法》真正读通读懂、读精读深,充分发挥档案及档案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十大学术热点的评选结果可以看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图情档学科的智慧与价值。而“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清晰地描绘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更有助于启迪学术创新、推动学科建设、增强学科凝集力、提升学科自信和影响力。

    引用本文:
    张娓,王丹.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揭晓[DB/OL].[2025-07-0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93210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

    [ E-mail推荐 ] [ 关闭窗口 ]